这里就是秦国三大水利工程之一,位于广西桂林兴安县的陵渠。它连三江万五岭,通南北水路,开万世基业,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。但是相比于郑国区和珠江堰,他的名气要小很多。
今天我专程千里迢迢从秦人的老家过来,用这个事情告诉你为什么要修陵渠,陵渠有什么用?他又是怎么运转的,能让水往高处流呢?六王币,四海一。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,又南平百越,北击匈奴,在公元前219年,秦始皇命图睢率领50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发,但是后来战事进行的不是很顺利,主要的原因就是粮草送不过来,危急关。负责军需的使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。他说,如果有一条运河能够沟通中国南北两大水系长江和珠江,那么运送粮草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。这两大水系最接近的地方就是在今天广西的兴安县。长江的支流湘江和珠江的支流漓江在这里无限接近又无限遥远。他们就像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样,因为湘江北去,湘江是向东北流的,而漓江是向西南流的。如果说在这儿开凿一条人工运河,能够把湘江引入漓江,那么秦国的战船便可以直接开到前线。后勤的兵源和粮草便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。但是问题又来了,因为湘江的水位可是要比漓江的支流史安河还要低的,怎么把低处的水往高处引呢?首先是要把水位抬高,跟我之前在郑国区取首遗址看到了一样,使路和工匠们也是先筑起一道大坝,截断湘江的河道,把水位抬高。同时呢,又修筑南渠和北渠。这道大坝靠近南渠的部分被称为小天平,靠近北渠的部分被称为大天平,这些都是一流坝,小天平可以倒30%的水进入南渠,最终汇入漓江,大天平可以倒70%的水进入北渠,最后重新汇入湘江。这就叫香七离散,看那儿,那儿就是滑嘴。为了缓解这座大坝的压力,就在它的前方修建了这个分水石堤滑嘴。如果你去过都江堰的话,你应该记得一个叫鱼嘴的地方。鱼嘴和滑嘴本意上都是一个嘴,原理是一样的。为什么叫滑嘴呢?因为它看起来像一个耕地用的犁华一样,因此而得名。
但是有了大小天平的分水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,因为南渠的水位还是太低。水上不去。北渠的水位又太高,水流太快,经常容易发生行船的事故,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于是见证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时候到了,就有了斗门和弯道带闸技术。斗门就是在南渠水浅流急的地方设置船闸,船到这儿之后,水位不够,没关系,那就是关闸蓄水,等到水位够了之后再开闸。就这样一级一级逐级前行,这样不仅实现了水往高处流,还实现了船向高处行。这种分级船闸的技术要比巴拿马银河早1000多年,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。那有人说这边船往高处行,水往高处流的问题解决了,那边北渠。船下的太快怎么办呢?没关系,在北渠就开始多挖弯道,用弯道来延长水渠的长度,用弯道来缓解水流的速度啊,这样就可以解决在北渠船只航行的安全问题,这就叫弯道带闸。公元前219年开始修渠,中医是在六年后这条灵渠竣工。接下来的故事,贾谊讲的很精彩了,南取百越之地,以为桂林相郡百越之君俯首祭井为命下令。也正是在陵渠修建完工的这一年,秦统一了百越。陵渠的修建,不仅打通了南北两大水系,使岭南第一区第一次被拥入了中原的怀抱,还让中原王朝从黄土地拥抱向南色的海洋,也为今天我们在南海的海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灵朐是应战而生,但是它的意义却远超于军事,因为在秦统一岭南之后,开始不断从中原向岭南移民,临朐的所在地桂林也一度成为了广西经济文化的中心。所以说,临朐还促进了经济发展、民族融合,当然还有农业灌溉,当地也因此成为了鱼米之乡。灵渠盛世迎河水,流入人间灌稻梁,功在当代,立在千秋。
在历史上,先后有4个人物为临渠的修建和维护立下了汗马功劳,他们分别是秦代的使录、东汉的马原、唐代的李伯和于梦碑。他们至今仍然被供奉在四贤祠里。除了这个四贤祠之外,还有一个地方叫三将军墓,三位将军呢,就是当年跟随使路修渠的三位将军,他们都失去了生命。张将军没修成,刘将军来修,刘将军没修成,李将军来修。正是他们这种前赴后继,犹如愚公移山一样的精神,最终完成了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领取。从这些传说故事你就可以发现,当时修渠是何等的壮烈呀,这3个人在明朝也被封为镇国将军,后来这条陵渠就成了文人的感怀之地,因为湘水和漓水合起来就是乡梨呀,这一下就有了人的情感。明朝的大才子谢缙,他曾经来到过这里,他就感叹起了灵渠的伟大和秦王朝的短命。他说,石渠南北饮相离,分水藏身下作堤。若是秦人多二妓,井藩执事到天涯。明朝还有一个才子叫鲁铎,他更加多愁善感,他感叹起在同出一源的江水,在经过大小天平的分流之后,要想再相聚,那得到千里之外的大海里了。他说,一道源泉却两只。右为香水,左为离,谁知万里分流去,到汗应有会时。而我今天来到这里,我感觉这个地方的风景啊,不似漓江,胜似漓江。
我觉得袁枚的那首诗写的是最好的,江到兴安水最清,青山处处水中深,分明看见青山顶,船在青山顶上行。唯有长城,难有灵渠,也欢迎大家以后有机会来这儿看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