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渠作为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,在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它东结湘江,西入漓江,但湘江的水位要低于漓江数米。那么灵渠是如何将船只从低处运往高处的?
公元前218年,秦国为了攻下白越,于是命令负责军需的石路开始修建陵渠。公元前214年,凿渠成功,北方的军需和周楫从湘江逆流而上,绕开南宁,通过临渠进入漓江,最后到达岭南地区。在临渠修建完成了当年,秦军就攻下了岭南,并在南方设立了桂林、象郡、南海三郡。陵渠就位于桂林市兴安县,沟通了湘江的源头海洋河与西侧的漓江源头大融江。陵渠的主体工程由华嘴、大天平、小天平、南渠、北渠、泄水、天平、斗门等部分组成。
其中华嘴和大小。平共同组成了人字行分水坝。大小天平是秦观驶路修建,而华嘴则是唐朝李泊所创修。当海洋河的水流到这里后,就被滑嘴所分流,其中三分流到南渠,西分流到北渠,这就是著名的三七分派,和都江堰的四六分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。但海洋河的三分水进入南区后,并不具备完全通航的能力,所以古人有修建的斗门。斗门其实就是古代的船闸,因为灵渠的闸门都修建在水最浅和陡峭的地方,所以称为斗门。本地的兴安人对灵渠就有这样的评价,三十六斗下心安,一斗一个境界,一斗一个天地。可见灵渠有多斗。像南渠的落差比较大,就设置了29个斗门,北渠落差小,只设置了7个斗门。所以当船只在进入航道时,在斗门的合理配合下,船只就可以在林渠上顺利的上行和下行,实现了船只穿山越岭,沟通湘江和漓江的壮举。南渠其实一共有四段,第一段从南斗到大湾斗,长约3km,大多都是半开挖的渠道,第二段自大湾斗到漓江的小支流石安水位止,长约1km,这一段都是新开挖的渠道,工程十分艰巨,
第三段自是安水起,沿天然小河道在赵家堰村附近汇入清水河,长约6km,这一段是利用天然小河扩宽而成,并增加了渠道的弯曲段,以减缓坡江,第4段从清水河汇河处起,到凌河口汇入大融江处截止,长22.8km,延长有支流回路,水势增大,河面宽阔,四段加起来的总长大约33km。北渠全长约3。公里,是一段弯曲的河道,目的就是增加渠道的长度,达到降低坡度的效果。这样从中原沿着湘江逆流而上的船只才会更容易行进。船只通过北区后绕过大坝,在经过南渠就顺利到达漓江。其实,为了确保渠道更加合理,行人还在南北两区上修建了泄水天平,如果渠内水深超过泄水天平岩顶时,渠水就会排入湘江古道。
2000多年来,灵渠盘活了大半个中国的水运,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融合。它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、排洪泄洪的作用,惠泽着两岸人民。